D52、53:锡林郭勒|神仙一样的99号公路、贝子庙偶遇高人
99 号公路
    从霍林郭勒出发,此时海拔已经超过 1000 米。我们沿着白霍一级公路 G207 前进。路上风景不必多说,看图。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即使是美丽的白霍一级公路,我们走着也觉得无聊,这就是公路旅行两个月后,审美阈值越来越高。于是恙儿又研究了一下周围的路线,发现有一条叫做 「西乌旗草原99 号公路」的景观道,虽然会绕出去三十公里,但风景好很多,我们毫不犹豫添加途经点。
    车子在一个路口下到 506 县道上,没走多远只觉得边上的曲里拐弯的冰河非常美丽,我们下到路边安全位置,拿出无人机来,从上空观察了一下这条河流。半结冰状态的无名河流旁,牛马静静地吃草,三五成群,远处货运列车轰隆隆地驶进隧道。
    【河流视频】
    再往前走一段就是 99 号公路的 0 号起点了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起点有两个,一个是这头的起点,另一个是那头的,所以这种记录方式有一点奇怪。
    
    
    99 号公路深入山谷,两边都是草场,再远处是山,覆盖着薄薄的雪。在蓝天之下已经是颇为秀丽好看,想必春夏之时会更加灿烂。
    
    
    
    这条路上车非常少,半小时也见不到一辆。开上一个山坡又拐过一个弯儿后,忽然看到一群牛在两棵枯树下休息,要知道牛大部分时候都在低头吃草,趴着休息的反而少见,这么一群牛在这么一个合适的位置休息,简直就是老天爷泼了油墨,自成一张油画,我们立刻靠边停到另一棵老树下,跑回来试图拍下这美丽安逸的景色(甚至忘带了相机)。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牛儿虽然和善,本能还是怕人的,恙儿试图接近一头牛牛、和我蹲下来拍照的时候,牛牛都紧张地立刻前膝跪地爬了起来,我们也适时远离,回到车上。
    继续往前走,开始遇到 99 号公路上的各种政府设置的休息驿站,有趣的是每一个写有「中国醉美草原 99 号公路」的地方,都有一个极其邪门的塑像装置,第一个是一架飞机,第二个是一节火车车厢,第三个则更离谱了,是一艘军舰。
    
    
    
    期间还有一个牧场招徕顾客的是两个巨大的收音机和一个马头琴,不得不说草原人民多奇智。
    
    
    
    下午三点五十左右我们第二次遇到「音乐公路」,第一次遇到音乐公路的时候,有一个不解风情的二愣子插到我们身前,且不按照路牌提示的限速巡航,而是慢于速度要求,结果把我们也给压慢了,最后那段音乐公路没跑出效果来。第二次则是只有路牌提醒前方有音乐公路,但实际上没有,大失所望。这是第三次遇到,也是真正的第二次遇到,我们做好了完全准备,用定速巡航录制了这段视频。当然因为我的 AT 胎胎噪很大,录制效果也不是最好的。歌曲是「我和草原有个约定」,原曲非常好听,值得在内蒙古的道路上单曲循环。
    【音乐公路视频】
    大概进入 99 号公路两小时后,我们开到了它的另一个「起点」,这里的编号是 C035。
    
    又回到 G306 国道上走了很小一段,继续下到乡道上,这次我们遇到了壮丽的日落,我们开车爬到坡顶,看到身后夕阳的余晖洒满整座山坡。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晚五点半,来到了 99 号公路真正的起点,这里不但有服务区,还有一个巨大的石碑,来宣示着真正的起点。
    
    此后则是回到 G207 国道,一路前往锡林郭勒。虽然天已经半黑,但正因一路向西,夕阳被我们追赶,很难完全落下,而夕阳的余晖非常壮丽,开夜路开得很是愉快。
    
    【追赶夕阳视频】
锡林郭勒
    晚七点,进入最后的 303 国道,距离锡林郭勒只剩一条巨大的直线。
    
    
    晚上入住锡林郭勒 CBD 的民宿,出门觅食进入一家蒙餐面馆「朝尔牛肉面」。恙儿点的一小碗牛肉面,而我在看了他们的大中小三个碗型后从中碗升级成了大碗的「烤羊肉面」。又被老板推荐的所打动,买了一杯奶皮子、炒米和最小壶的奶茶。
    蒙古奶茶我很喜欢,之前有在京东买过冲泡的版本,巨高热量,咸口,很对我的胃口,所以接受度很高。最后意外没吃了的是那个烤羊肉面。太腻了,尽我所能地捡了里面的烤羊肉吃已经腻得不行。和恙儿在一起后,逐渐也变得养生起来,从而发觉自己的肠胃只能养生不能再作死下去了。所以进入西北后蔬菜很难吃到——过去是因为运输困难,现在更多是饮食习惯导致,所以这一段的饮食,如果是过去的我肯定会觉得爽,现在的我只觉得艰难,找清淡饮食很难。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第二天早晨,我们先去了锡林郭勒当地最大的寺庙 「贝子庙」。
    
    
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,是锡林郭勒草原上最重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之一。建于清乾隆年间,由拥有“贝子”爵位的蒙古王公资助,因此得名。寺院依草原地势布局,大殿金黄琉璃瓦醒目,内部供奉释迦牟尼、宗喀巴等佛像,既有汉式构件,也保留藏蒙建筑风格。贝子庙历史上是草原地区宗教与社会事务中心,如今仍承载当地蒙古族的信仰生活与节庆仪式,是了解锡林郭勒历史与草原文化的最佳地点之一。
    贝子庙占地甚广,我们最初进入的只是它的却日殿。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进入藏传佛教的寺庙(上次路过了「达喜朋斯格庙」没进去,我个人去过布达拉宫),果然藏传佛教的寺庙里能做的事儿就多了起来,围绕着寺庙有一整圈的转经筒,从左侧进入一路顺时针旋转,到右侧出来,手不会闲着。而最里面的庭院里有两个巨大的转经筒。地上铺满了鹅卵石,写着「请布施石子」,也令人欣慰。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从却日殿出来,顺势就去了山顶的额尔敦敖包公园。
额尔敦敖包公园位于锡林浩特市西南,是城市中最具草原文化象征意义的景点。公园以巨大敖包为核心,“额尔敦”蒙语意为“神圣的”,当地人将其视为草原的守护象征。公园依山势铺展,入口常见蓝色哈达、苏鲁锭等元素,呈现蒙古族祭天祈福的传统礼仪氛围。每年夏季会举行那达慕、赛马、祭敖包等活动,游客可在城市中心直接感受浓郁草原文化。站在敖包顶端视野开阔,可俯瞰锡林浩特全景与周边草原,是了解锡林郭勒传统信仰与现代城市交融的好去处。
    
    
    
    广场围绕着最中心的敖包,呈山坡状,上有 12 个敖包,两个表示日月的台子。
    
    
    从敖包公园可以俯看锡林郭勒城,这个景色是不是很像漠河北极星广场往下看?
    
    
    下山路上,遇到一个特别离谱的猫,它在树林里试图爬树,但旁边有个女人喊了它的名字,它就怪怪地跑回去,竟然是有主人的,还如此听话一呼就应,真是路走多了啥都能见到,还能见到无绳安全遛猫的。
    
    从敖包公园下来,正准备回去,总是觉得不对,这座锡林郭勒最大的寺庙,怎么会只有那么小。于是回头到爬山路的左边,才看到了正殿的入口,这里是需要刷身份证进入的。
    
    
    幸亏本次返场,在这里略逛一二,却发生奇遇。我们在朝克沁殿观赏一副唐卡的时候,一位精神矍铄的大爷忽然出现,操一口清晰流利的东北普通话,要给我们讲讲这幅唐卡。原来这幅唐卡讲述的是「六道轮回」。大爷非常流利清晰地带着我们游历了整幅画的每一个细节,让我们一下子对六道轮回有了清晰完整的认知。随后他又很随口地提出了我是木,恙儿是土,夸了一顿我必成大器,做官或者资产一个亿,后面的话我就权且一听,但五行的判断确实是准确的,恙儿对这个有点研究,所以还是颇为吃惊,因为我们并没有给出任何自己的信息,大叔只是凭自己观察得出的结论。彼时恙儿身穿黄色,我身穿黑色(但大叔说我穿蓝色),他根据讲唐卡时我们不同的站位得出结论。
    大叔还提到自己二十来岁的时候拜师学易经,后面给很多人讲过课,还去过北大清华讲课云云。现在似乎就在这贝子庙做事。据他所言自己 70 多岁,但从精气神上来说是非常的好,精神抖擞中气十足。
    
    再聊一会儿,贝子庙中午也要关门休息了(东北和蒙古的景区中午都要关门休息),我们也就和他道别离开。恙儿说应该问他微信可以讨教命理学的,我说一期一会,遇到就是缘分,恙点头说是。
    离开贝子庙后,在附近吃午饭,村姑铁锅焖面。凉拌菜好吃,在焖面上桌之前已经吃了个半饱,结果上来的两人份焖面有好大一盆,又多又油腻,我俩没吃几口就饱饱的了。最后不得不剩下一大锅的面结束。老板还问我们要不要打包,我说算了算了,打包也吃不下,然后和她吐槽了几句蒙古的分量。不过在餐馆里喝到的茶感觉很解腻,问她得知,这是青砖茶,也是蒙古奶茶的主要原料,价格便宜,就是需要煮,我们俩很是喜欢,立刻在线下单一包,寄到呼和浩特去自提。
    
    
    
    吃完饭从锡林郭勒出发,目标是乌兰哈达火山景区,但路途四百六十公里,所以今天开到哪儿算哪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